“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这是清代著名书 画艺术家郑板桥的名句。反映了一代书画大师永不满足、 不懈攀登艺术巅峰的精神。诚然,想在艺术上有所成就, 心诚意笃、甘于寂寞、推陈出新不可或缺,如此方能于千 锤百炼中形成自己的特色与风格,创造出富有时代气息和 生命力的作品。赵大山先生的书法作品,便是在不断创新 中凝聚出灵气与美感的。
赵大山,一九五四年生,现居西安。自幼习王羲之、颜真卿、王铎、何绍基及北魏诸帖,博采众长,用笔洒脱、自然奇崛。
曾翻译了日本著名书法家上条信山、西川宁等的书法论著,并被多本专业报刊杂志刊登。其作品多次在日本杂志发表。
现为:
国家一级美术师
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陕西省政协委员
陕西省文联委员
陕西省文史馆研究员
陕西最有文化影响的人物
由陕西省海外联谊会,陕西省文学艺联合会,陕西书法家协会,三秦都市报,主办赵大山书法展在中国美术馆成功落幕。
书法传承添新生——著名书法家赵大山收徒仪式圆满举行。
拜师仪式于4月28日举行,点滴细节,皆按古礼。一杯谢师茶,一段师生情。赵大山先生向弟子们发表了情感真挚,充满期冀的寄语,希望大家团结、互助、勤奋、进步,真正做到像一家人一般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书法作为中国文化的艺术瑰宝,需进法度传承,并且进行笔墨创新,才能作出笔墨当随时代美学新造诣。著名书法家赵大山先生,受家庭的艺术熏染,自幼酷爱书法艺术,他的书法传承经典,以碑帖为准则,修炼正宗。笔墨一气呵成,上下贯穿,收放自如,疏密得体,实有正宗书法的气韵神态,其作品在诸多大赛中屡屡夺冠,且被广泛收藏,取得了极高的艺术地位,在艺术界以德艺双馨而闻名。
任平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书法研究室主任评价:
赵大山先生在中国美术馆搞一次展览很不容易的,当然更不容易的是我们看到赵大山先生这么多作品的创作。看了展览我有强烈的感受,赵大山先生是才华横溢的书法家,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传统书法的继承接受是很全面的,对传统书法的各种体,各种风格吸受的很多,学习的很多,而且在自己的作品中也表现的很丰富,让我们参观者得到了一次很好的美的享受,也感受到中国书法非常丰富的魅力。这次展览是非常成功的。我强烈感觉到赵先生书法正体造型能力很强赵先生在精微的线条造型,线条的塑造,线条的质量和修养哪一头都有自己的努力和思考,一种是艺术方面的修养,一种宏观文化方面的修养赵先生在宏观艺术方面的修养非常丰富,也非常全面。
倪文东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评价赵大山先生:
我非常佩服大山的胆气,看他的书法也是如此,豪气,胆气充斥着他的作品,我和大山兄很熟悉,他出名很早,出山也非常早,我上大学时他的名气就很大,而且他的曰语非常好,翻译过日本书道巨匠上條信山,西川宁等人的论著。我对陕西艺术界很熟悉,特别是书法界,在这块沃土当中产生特殊文化现象,非常深沉,非常雄强,和时代结合的非常好,我们就需要这样的东西,像大山这样出名很早,不断地给自己增加新营养,这一点我很佩服。大山的作品很有个性,而且把他自己的个性,修养,才气都放到书法作品当中。
范正红山东财经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山东省书协付主席评价
赵大山先生书法:赵先生的展览是非常成功的,在展览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充分展示了赵先生对书法正体把握能力和驾驭各种书体才气,我觉的兼善各种书体,一个人能领会各种书体,而且把握到相应程度,对干搞书法来讲是非常难的实践和认识中国书法过程,展览的好处在于赵先生通过书体的展示让我们全面认识了赵先生书法的才气,刚才许多先生谈到了,赵先生传统的功力是很深的,各种书体都是有来路的,比如草书,从明代王铎路径来的,有几个扇面创作的基调和王铎风范是接近的,对传统的认识是全国的,从赵先生年龄和精力看,前面的路还非常广阔,而且是非常美好的,在中国美术馆能够搞这样一个展览,充分表现了赵先生在艺术上的自信,事实上巳经取得了成功!今后会有更大的收获。
孙克中国著名书画理论家说:
赵大山的书法写的很熟练,写的很好。看了赵大山的 书法,我认为大山作品气很足,很有气势,这是非常难的激情。我感觉大山同志的艺术气质,很纯静,很雄厚,最可贵的是很少有江湖气,市井气。不入江湖市井,学问不高,胡写一气,把字夸张了,艺人要粘了这个终身都没办法,赵大山的书法作品在这方面做的很好。值得热爱的人去学习。
朱培尔中国书法杂社主编:
看了赵先生的作品,我感觉大山先生书法作品表达了一种气势,无论用笔也好,结构也好 ,还是正体处理也好,都能够表达出一种气势,这非常可贵!我觉的赵大山的作品形式感很强,字体变化非常多,在大形势上我们巳经注意到了,而且作了很大强化,也很到位,但是对每一件作品具体构成来说,在创作过程中不妨再做,更深入,更具体的思考,这样的作品耐看性可能会更强一些。
高译北京大学教授评价大山先生书法:
看了赵大山先生作品,我觉的他的功底没问题,他的基本功很扎实。从书法作品来看,我更欣赏赵大山能找到最能呈现的自我精神面貌。每一种字体都体现出精神内涵。中国对书法的审美有四个标准:能品,妙品,神品,逸品,阳春白雪恰恰是逸品。中国的书法艺术一定是人书俱老。
赵权利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观察、付主编评价大山先生书法:
虽然我也是西安人,但是以前和赵先生并不认识,也没有见过他的书法作品,这次到展厅里看到赵先生作品以后,我的感受有这么几个方面:一方面在书体上比较全面。从这一点上看至少说明赵先生对中国的书法传统是下了很多功夫的,各种书体都能创作,对传统做了非常深入,非常全面的钻研和研究,另外,从赵先生书法风格上来看,展厅装裱颜色要么比较丰富,再加上字体比较多、所以正体感觉有一种华丽之美,在这华丽之美中间赵先生书法体现出汉唐文化雄强,不仅仅是雄强,在雄强中有自己丰富的灵动,变化,赵先生在笔划上非常丰富,我感觉赵先生比较善于用腕,所以笔划转折变化丰富,在雄强的风格之中并不是很单调,有很多变化。
编后语
赵大山先生是一位勤奋的艺术耕耘者,他始终怀抱着初心,从未停止过对中国艺术的探索和前进脚步。多年来, 赵大山先生的创作成果丰硕,广受各方高度赞誉。他提出'"让作品说话",不断学习和领悟中国传统文化,修心养性,不断创新不断突破而不断进步。作为一位集中国传统文化人格于一身的艺术家,赵大山先生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艺术教育事业之兴旺、书画艺术之昌盛做出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他的教育思想,艺术观点,艺术实践,及其艺术遗产,是值得我们不断研究和总结的。